别让“买短乘长”堵了别人的路!超载难题这样解
国庆坐高铁被挤在过道动弹不得?刷到过有旅客持票却上不了车的新闻?罪魁祸首多半是“买短乘长”——买张短途票上车,到站不下接着坐,最后把车厢塞得满满当当,甚至触发超载警报逼停列车。这事儿看似是“省钱窍门”,实则既危险又缺德,解决它得找对病根儿。
先得明确:“买短乘长”规则本身没问题,初衷是帮行程临时变动的人应急,比如务工者家里急事赶车,这时候补票确实方便 。但坏就坏在有人恶意滥用,明明能买全程票偏要钻空子,甚至藏起来躲检查,半年逃票几百次的都有 。这种行为不仅让后续站的旅客“有票无座”,高铁超员还会影响运行安全,可不是小事。
解决这事儿,铁路部门得先“出手”。现在新规早明确了,运力紧张时列车有权拒绝补票,还能把人请下车。但得把工作做细:用大数据提前预判热门线路客流,通过短信给乘客发拥挤预警,引导错峰出行 ;车上也别光靠人工查票,用智能系统精准识别越站乘客,效率能高不少。
更关键的是守住“惩罚红线”。别以为补票就完事了,恶意逃票可是违法的。有人逃票2万多被刑拘,有人24次逃票被拘留10天还罚款 ,现在超员时强行越站,不仅要补票还得加罚50%。铁路部门得把这些后果明明白白公示,让投机者知道划算不来。
当然,乘客也得拎清轻重。真买不到直达票,上车就主动找列车长补票,态度诚恳点;要是被告知没运力必须下车,千万别硬扛,不然性质就变了。
列车超载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,关乎每个人的安全和体验。铁路部门把规则守严、服务做优,乘客把规矩记牢、心存敬畏,“有票上不了车”“过道挤成罐头”的糟心事,才能真正消失。
线上股票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